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标题:
亡.乐章
[打印本页]
作者:
Ada
时间:
14-11-2008 22:29
标题:
亡.乐章
灵魂与流年抒写的乐章,那是最深处的抗争。
虽不恋生,却惧死,细缩在安全的狭小中低迷的生活,心中的愿望胀疼了胸膛……
原本清晰的事物渐渐模糊, 这么多年,我从不曾真正认清——周围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内心。
一段褪色破旧却不甘埋葬的感情,反复怀念至淡漠的黑白。
犹如空心的树,枝繁叶茂的生长
——却再也等不到春天
荒弃花园中静默的念想,紫色风信子爱上自己的悲伤,黑色郁金香在隐匿的墙角拥挤着盛放……
我一直在寻找自己该走的路,不断得到,不断失去,得意然后失意,相聚又离散
却始终惘然于心灵的归途。
你说,让我挣脱,你借我力量,你将用目光和双手扶持我。
亲爱的,你可知道?我的束缚其实就是你……
时光平静的滑过,像翔入湖面的落叶
涟漪恍惚间,依稀显露湖底的深意……
事物不断的求索,挣扎,路过或者停留
原来必将走向它本心的召唤之处
就像阅读,
于千面万相间,瞥见的总是自己的面貌。
这条路,是我笃定的想要走的路……
企求这样可以因坚定,而让心灵因此而安静丰盈
作者:
afuer
时间:
14-11-2008 22:40
没发现,女王这么有内涵。恩8错,顶一下,虽然我没看懂。。。
作者:
Rye
时间:
14-11-2008 23:16
我还是比较喜欢LZ的签名~ :fool:
作者:
rina°
时间:
15-11-2008 00:15
涟漪恍惚间,依稀显露湖底的深意……
喜欢这句
不为什么
单纯的喜欢....:pig:
作者:
无知当个性
时间:
15-11-2008 00:30
挖 图片是哥特女唉 大爱
作者:
烧炭
时间:
15-11-2008 01:12
应当是思春的诗句,我承认我没看懂:fool:
作者:
afuer
时间:
15-11-2008 01:20
哥特(GOTHIC)最初起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做西哥特的部族,这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乐趣的部族曾经入侵古罗马帝国,并最终时期分裂崩溃。古罗马文明结束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这段有基督教会势力统治的漫长岁月叫“黑暗的中世纪”(Dark Middle Age)后人将这段时期产生的艺术形式统称为哥特艺术。
19世纪初,欧洲开始了浪漫主义文化运动,使哥特和中世纪再一次被关注,浪漫主义崇尚个性解放,具有反传统和非理性色彩,超自然、中世纪题材频频出现,而哥特作为一种黑暗奇异的符号,被浪漫主义赋予了新的内涵。诸多颓废作家和浪漫派画家将目光转向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罪孽。那些萧瑟、黑暗的景象再次浮现在画布和书页当中。其中“哥特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在18世纪相当时髦,小说风格多为恐怖神秘,描绘了大量荒诞奇谈和黑暗历险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一股新哥特文化运动在英国兴起。一种脱胎于70年代末朋克音乐的新音乐形式出现,后来被公众称为“哥特”。它具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歌颂黑暗和死亡的美丽;反映在形象上,就是蕾丝花边衬衣、黑色皮革衣裤、黑色眼影、苍白色的化妆、维多利亚式的造型、中世纪服饰等鲜明标志。90 年代后的日本,哥特有和朋克相混合,渐渐偏向了“视觉系”的方向。这时的哥特,已经是神秘、高贵、厌世的代言者,这种美学也一直延续到了后来的电影和为学中去。
作者:
汐残
时间:
15-11-2008 07:37
荒弃花园中静默的念想,紫色风信子爱上自己的悲伤,黑色郁金香在隐匿的墙角拥挤着盛放……
一看题目就直接点进来~~感觉就是你写的。呵呵~~~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16-11-2008 06:27
亲爱的,你可知道?我的束缚其实就是你……
有没有想过, “我” 其实也束缚着 “你”
作者:
水镜先生
时间:
16-11-2008 18:00
楼主原来有这么细腻的一面,人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才会认清自己,认清生活,找到方向,其实很多时候自己都在逃避,不愿去多想,还是成了家的人,感悟多啊~~~~~~~~~~~~~~~~~~~~~
作者:
北街光哥
时间:
14-1-2009 05:06
文字似曾相识,依稀在某人Weblog里面拜读过,不同的标题,但插图本座是不会看错的。
作者:
洞房不败
时间:
14-1-2009 19:27
没看懂........
作者:
Fearwell's、
时间:
11-4-2009 21:10
年龄不够,不能理解
作者:
sagara。
时间:
23-4-2009 07:11
LZ 加油吧
ls
和我一地方的
欢迎光临 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http://baiyume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