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石一声(微博))电影能从单片拍成好多部,如同电视剧一样的形式——从正传到前传再到续集,音乐专辑又何尝不可呢?错过了尚雯婕此次新专辑的私享会,我有种错过了精彩开头的不适感,总会觉得听《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这样一张团队有审美、制作又用了心思的专辑,不从头到尾、不从内到外了解一番,是不畅快的;华语音乐的水准参差不齐,但若遇到一张好的制作,其内核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一部让人血脉喷张的电影大片,我想《ODE TO THE DOOM》可以被称作是一张音乐大片,文承去年的《in》——这便是我开头说到像连续剧一样的“音乐专辑”。 如果我们会不断循环地Play一张专辑,一定是这专辑够触及心底,引发共鸣,或唱出听者的快乐、亦或是唱出听者的不快乐,总之,具有引发听者内心自我审视的功能。李孟夏有句特别过瘾的判断“大众对音乐的审美就是臭狗屎!”尚雯婕早已离“臭狗屎”远远的了,不管不顾路人甲乙丙丁的看法来做自己的音乐,她于自己内心有多少的交流、表达,呈现在《ODE TO THE DOOM》中的思考就有多么真诚,尽管沉重。很多歌手都企图用音乐来讲一些具象化的故事,从而传递出抽象的意念,故事形态或是碎片化、或是完整化,前者的形态案例诸如陈奕迅《Special Thanks to…》、林宥嘉《大小说家》,至于尚雯婕的《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当属后者,演唱内容上有着颇高的完整程度,而这完整程度还是从上一张《in》的概念所延展到此的,我想尚雯婕是想搭建出一座更庞大的音乐故事框架吧。 专辑分为CD1和CD2两部分内容,仅从旋律而言,CD1同CD2是有一些曲目是相同的,但是尚雯婕和林若宁在不同语种方面的填词内容和一些编曲处理上的不尽相同,才是CD1和CD2所不相同的内核部分。正如文案所言,尚雯婕在专辑中分饰了主人公、对立者、故事讲述者三个身份,同样的音乐配上不同的语境、编曲便是能令听者身处其中,有直观的感受。同样表达抗争,同曲不同语的《异类》和《格林童话》就从两个角度呐喊出声,《异类》像极了更多个如同尚雯婕一样勇敢做自己的“异类”赞歌,是小众群体同大众群体的博弈,《格林童话》则是爱人之间的虐恋交战,亦是抗争力的互相作用,在这两曲之外,CD2的第一首曲《当你被困在地道中》用法语口白营造压抑,随之而来的《格林童话》的虐恋张力也就变得事半功倍了;《凯旋》和《最终信仰》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唱到找回自己的终极胜利,副歌歌词中的“Never Lose Your Faith”直接到了中文歌中成为曲目名称“The Faith(最终信仰)”;专辑从印度风的《世界落日》起,一路情绪起起伏伏,过度站到达《凯旋》,而后又再情绪低沉,直到找回《最终信仰》,终是用音乐给了听者正能量的力量。 十多年前,王菲以一张《浮躁》领跑了华语音乐很多年,但旋即在次年的《王菲》专辑中便回归到大路情歌货色,先锋之姿态未免有些短暂;尚雯婕一连几张专辑都在领跑,且丝毫未见倦态,而好的口碑和更多元的市场价值给了她以及幕后团队更多的信心和吸取更优音乐元素的源动力。我很想就此总结说《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到达了一个怎样怎样的高度上,以至于其他唱作歌手要做如何如何的努力,才能不至于让尚雯婕太过形单影只,但转念思索,再过一年,能突破尚雯婕的,恐怕还得是她自己;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制作、企划团队的优秀,让尚雯婕可以一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继续不断挑战新的音乐、新的角色以及新的可能,“搏”的精神在音乐圈子里面何其矜贵,而尚雯婕的“音乐连续剧”,定然会有下一新章节。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