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澳大利亚悉尼双年展已拉开帷幕。今年共有来自44个国家的100多名艺术家参加,共推出220多件艺术品。双年展的主要场地是新南威尔士艺术画廊,澳洲当代艺术新博物馆,鹦鹉岛以及沃尔什湾2、3码头。
艺术总监杰拉尔德-麦克马斯特同年轻的凯瑟琳-泽赫合作,将今年悉尼双年展的主题定为“所有我们的关系”。在总监们看来,“所有我们的关系”既存在于当下我们重新构想的故事里,也存在于正在形成的关系之中。在故事的构建中,陈述者与聆听者是互惠关系:他们占据故事的空间。讲述故事联系着你、我,允许我们相互关心;它促进合作、汇聚知识、激发新思想;它刺激变化,最终形成社区。
麦克马斯特说,在甄选参展艺术家时,他们将精力聚焦在那些未出名、但能激起瞬间反应及与双年展主题相吻合的艺术家作品。他们避免大名头的艺术家,但也避免过分注重“发掘”年轻艺术家。在麦克马斯特看来,他们集中展示那些关注“此时、此刻”的作品。
麦克马斯特和泽赫在策划双年展时,主张通过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有机、一致的关联,旨在呈现一个对话性、合作式的体验。这样做就强调了艺术家与作品的相互关系,使观者通过不同展馆及艺术品,来讲述自己的“双年展故事”。
从某种角度说,策展人实现了其既定目标。双年展上出现了有很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很好地阐释了展览主题。但另一方面,整个双年展看上去有些乏味,很多作品太过“精雕细琢”,有些被过分设计。这些宏大的叙事结构,让人觉得策展人在试图“讨好”观众,而不是去“挑战”他们。
环顾各展场,双年展达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潮,但结尾又太唐突,让人产生一些不尽人意的感受,一些经验的缺失感。展览缺乏自发性及足够的人类干预证据,而这些在之前的双年展中都被突出过。同时缺少大量的黑色元素等来平衡过多的质朴、抛光以及很多作品的过分计划。
当然双年展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展出。比如Nipan Oranniwesna的《史诗粉图》,Lee Mingwei’的《缝补工程》、Guido van der Werve的惊人电影《Nummer Twee》,以及土著艺术家Nyapanyapa Yunupingu的《光画》等。
附悉尼双年展简介:
悉尼双年展(Biennale of Sydney)创始于1973年,旨在展现国际当代艺术最新创作,为用于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的艺术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随着悉尼双年展规模不断地发展壮大,至今已成为与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并驾齐驱地三大国际艺术双年展。
1973年开始第一届国际艺术双年展,当时举行地点选在雪梨歌剧院,第二届以后即以新南韦尔斯画廊(Art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艺术空间、澳大利亚摄影中心、澳大利亚美术馆、音乐厅、歌剧院、码头2及3号、Walsh海湾、地区商业画廊、悉尼科技大学为主要展出地。
从1973年到2009年, 悉尼双年展已经走过了34年,这个大型展览为澳大利亚带来了80多个国家的1200多位艺术家作品。
悉尼双年展在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创了多项历史第一。双年展是首个庆祝澳大利亚文化和种族多样性的庆典活动(1976& 1979);双年展是首个在国际当代艺术背景下展示本土艺术的展览(1979); 是首个聚焦亚洲艺术以及本地区当代艺术的双年展(1973 & 1976)等等。
(新闻来源:雅昌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