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黑电向白电拓展的长虹,宣布正式进驻小家电领域,并推出了长虹牌电压力锅、电磁炉。 近年来,以大家电为主的企业纷纷进军小家电行业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不过,笔者并不看好家电企业这种全面撒网的做法,尤其是在全行业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众所周知,做小家电最大的好处是单品毛利远大于大家电产品。一般人会认为,大家电的技术含量高,能做好大家电的企业,做小家电一定不在话下。但事实上,大家电企业进军小家电未必真的能做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大、小家电产品的特质本来就不一样。主要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问题,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的产品更新通常在1~2年,最快的也要半年,但小家电品种繁多,产品更新的速度也快,通常在3个月左右;其次,销售渠道不同。大家电通常依赖于与家电大卖场的合作,而小家电企业更多的是依靠代理等分销商,这就意味着做大家电的企业需要重新开辟新的小家电渠道。此外,由于小家电品种多,动辄数百品类,单价低而数量巨大,对市场管理层面要求很高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说售后维修的压力也很大——对产品品质要求其实也蛮高的。 如上所述,小家电行业的日子真过得那么滋润?据已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九阳去年净利同比下降15.2%;爱仕达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3.48%;苏泊尔去年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事实上,这些在小家电领域们耕耘多年的巨头们都在“另做他想”,做起了“棋局外”生意,诸如农业、畜牧业甚至是新能源等。 回过头来,再看看已经进军小家电领域的大家电企业。以格力为例,素来坚称专注制冷的格力,基于为了收拾集团旗下的小家电这个拦摊子,而做起了小家电,但数年来,小家电业一直只占其家电业务很小的比例。其他大家电做小家电的企业包括康佳、志高、海信等,它们的小家电产品,多年来也没有什么建树,甚至在主流家电渠道里根本就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笔者还发现,这些大家电企业在进军小家电时,最常用的一个手段是利用价格战抢占份额,因为小家电行业门槛不高,同质化相当严重,在它们进入最初的阶段里通常会先做代工,说白了就是以自己在大家电领域形成的品牌作为最强的拉力,“不做技术、只做品牌”,妄图以价格战拉开市场的口子,这实际上对整个小家电行业而言也是有害无益的。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