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能催生出两条产业链,但黑客做到了。随着社交、网购、智能手机的兴起,黑客与安全产业之间的较量正走向白热化:一夜之间捞进几百万,黑客做到了流水线操作。而对于杀毒软件而言,这笔钱他们必然赚得苦口婆心。 内乱:到底收钱还是不收钱? 行军打仗,最忌军心涣散,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对手(黑客)尚未消灭之前,自己却在钱的问题上,发生了内乱:在付费与免费的岔路口,安全产业的分流趋势越来越明显。 06年7月,奇虎360发布国内首款免费个人杀毒软件;紧接着10年11月,金山开放永久免费的杀毒服务; 11年6月,奇虎360开启免费版企业安软市场。这一趋势在今年演变得格外之快:3-4月份,金山、希望云也陆续推出自己的企业版免费安软。 目前为止,仅有卡巴斯基、江民还执著地坚守着付费这条路子。对此,卡巴斯基亚太区病毒分析中心总监Evgeny表示“全方位的安全保护需要高技术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到技术研发与服务体系建设中,这是我们坚持不免费的原因。” 然而,在国内免费模式的盛行之下,安全的重要程度完败于价格。Evgeny认为,一些用户面对网络黑手的防御意识略显淡薄,往往是遭遇过黑客暗算或者有损失之后才会有意识上的觉醒。他表示,随着安全意识普及到一定程度,付费模式或许会重回安全主流市场。 对此,360法务总监韩晗则表示,由于用户群不相同,二者难以进行比较,有部分用户认为付费的安全软件更有效,有的厂商更倾向于集体采购付费安全软件。但依然有大量消费者认为,用免费安软保护电脑已经绰绰有余。 真相:免费软件是“活雷锋”? 不管孰优孰劣,这种大规模的让利行为,总会让人想到活雷锋。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000万的中小企业用户,其PC总量估计超过了1亿,按照60元每点的标准,免费企业安软的推出,等于是放弃了每年60亿人民币的市场。 对于付费安软而言,这不是在砸他们的饭碗,而是在砸他们的锅。“安全是互联网里的基本需求和基础服务,应该像聊天、发电子邮件、搜索一样是免费的。”奇虎360法务总监韩晗认为。 金山安全专家李铁军则表示,推行免费模式主要是为了圈住用户,“现在不是考虑盈利的时候,等到积累到更多用户,相信商业模式就会自然产生。” 先积累用户,而后再考虑盈利,这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展“怪圈”。雅虎有7亿用户,Facebook有4亿,但如何向他们手里“求财”,一直是个现实问题。但李铁军表示,等积累到一定用户后,金山未来会考虑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定制管理服务来实现盈利。 奇虎360也一直在堆积用户基数。韩晗表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发了360安全浏览器,通过它的巨大流量,可以给公司带来良性收入。”据了解,目前奇虎360的盈利主要来自网页导航广告以及网页游戏。 出路:抛开钱去挖掘新市场? 用免费圈住用户的商业模式或许可行,但就产品而言,这并不是终极模式。卡巴斯基的Evgeny表示,免费安软多年前就已在国际上出现,例如小红伞,但却并未能“一统天下”,其原因就在于随着网络犯罪产业的持续发展,安全解决方案的技术性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免费杀毒软件很难达到标准。 其实,免费并不等于完全不收钱。“这只是某个维度上的免费,进而是支付关系的转嫁。”资深IT分析师龙真表示,“但对于先发优势的免费者来说,这是巨大的优势。因为大家都在想别的赚钱思路,相当于在杀毒这一块完全挤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第一个免费杀毒软件会去抢付费软件的市场,但老二和老三如果也要走免费路子,就不应该再来抢这块市场了,而应该赶紧寻找另一个细分市场。”龙真认为,免费模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它要抢的其实是大量的新增用户。 付费有着付费的用户市场,而免费只是一个初期的竞争门槛,两种模式并不冲突。“到了后期,免费软件如果还是在拼服务的话,那么大家都会死。”龙真表示,免费软件之所以会出现“黑吃黑”,就是因为还在服务的“红海”里死拼。 对此,金山安全专家李铁军也表示认同,“免费模式引发的任何恶性竞争都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毁灭,而在安全领域则显得更为严重。电脑安全如果由一家不诚信和以恶性竞争为手段的公司掌控,其结果将引发行业的灾难。” 的确,一个偌大的安全产业,绝对不能为了钱而自乱阵脚,毕竟,黑客还在旁边看着呢。 失衡:贬低对手来抬高自己? 然而,免费杀软之间的纠纷一直存在,为了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在用户与企业利益的问题上,他们往往失去了权衡。近两年,奇虎360与金山、百度频发口水仗,最终闹上法庭,原因便在于360在保护用户利益时,查杀了其他互联网企业软件。 不兼容、二选一、相互诋毁……不用交钱的用户无辜地成为了纷争的由头。今年4月,“3Q大战”硝烟又起,腾讯公司起诉“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要求索赔1.25亿;而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用户卸载已安装的360软件,向其索赔损失1.5亿元。 消息传开,网络传言顿时炸开了锅:有网友称360是借“3Q大战”之名炒作自己,然后塑造自己不畏强权、挑战巨头的英雄形象。面对着所有的质疑,360法务总监韩晗犹如一只愤怒的小鸟:这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免费杀软的竞争焦点,已经从用户体验转移到了“互杀漏洞”。“这是一种恶性竞争,通过贬低对手来抬高自己。”资深IT分析师王翼告诉笔者,他认为免费模式的竞争很残酷,谁有用户谁就是赢家。 从这一点看,付费模式会显得规矩一些。“付费软件的竞争焦点主要在产品,各有各的用户群,会给对手留条生路,还不至于互相揭短。”他表示,付费安全软件有重点做企业的,有重点做个人的,各自总会有人买。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