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英特尔“超极本”的反击

    12-4-2012 00:33| 发布者: autumn| 查看: 42| 评论: 0

    摘要: 怎么个双模法?“超极本”向中国倾斜记者观察“超极本”和iPad抢的不是同一类人仔细观察一下iPad和“超极本”的设计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其不同之

    面对以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对全球PC业的蚕食,PC业的领头羊英特尔终于拿出了反击的武器。4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英特尔IDF2012技术峰会上,英特尔首次在华展示了双模的“超极本”——它既是一台带有键盘的笔记本电脑,也是一块带触控屏幕的平板电脑,运行在微软即将发布的Windows 8上。如果说,英特尔去年提出的“超极本”因为长得太像传统笔记本电脑,而无法对苹果iPad构成反击的话,那么英特尔此次拿出的双模“超极本”则是摆出一副笔记本电脑要“吃掉”平板电脑的反击姿态。

    怎么个双模法?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在英特尔IDF2012技术峰会上介绍了几种双模“超极本”,尽管它们的造型迥异,但都具有同样的特性:可以在PC与平板电脑之间轻松切换,并且都带有输入体验不错的键盘。

    施浩德介绍一款来自联想的双模“超极本”时表示:“它有一个全键盘,用的是我们的第三代酷睿处理器。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台高性能的‘超极本’,我从旧金山坐飞机到北京需要很长时间,它仍然拥有足够的电力供我在路途中使用。它用的是Windows 8操作系统,也有触摸屏,最厉害的是可以转换成一个平板电脑。这是结合平板易用性和计算性能最佳的‘超极本’。”据介绍,使用Thunderbolt技术的英特尔第三代酷睿处理器能使得“超极本”的媒体性能提升70%,“将来90%互联网流量都将是高清媒体,这些都说服我们要采用第三代酷睿系统”。

    事实上,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此前曾披露,“超极本”是英特尔今年最重要的项目。他表示:“今天来看,在很薄的超极本里面装的不是性能很低的处理器,而是性能最高的。同时我们会逐渐加入随时在线的功能,将电池寿命拉长,达到10个小时-12个小时。今年下半年微软的Win-dows 8一出来,革命性的变化就来了,‘超极本’具备传统的鼠标、键盘和触摸屏方式,将平板和传统电脑的应用集成在一起。”

    “超极本”向中国倾斜

    施浩德昨天还在英特尔IDF2012技术峰会上明确表示:“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PC市场,这个趋势不会扭转了。”这意味着英特尔带领PC行业反击苹果iPad的使命将更多依靠中国市场来实现。而杨叙则透露会有更多PC厂商的市场战略向中国倾斜,“中国市场增长强劲,他们做决定很简单,不像十年前那样先在欧洲、美国市场发布。”

    杨叙透露,英特尔在华推动的“超极本”项目是分步走的:“首先要让老百姓看到这个东西,他要知道这是‘超极本’,而且要看到产品形态,超薄、电池寿命、性能体验等,感觉到跟以前的笔记本不太一样。然后是随时在线,就像是智能手机一样,用户就会发现它可以干很多事,因为屏幕更大了。到Windows8出来的时候,可以在上面触摸了,用户就可以发现‘超极本’又不同了。”不过,杨叙也不认同“超极本”出来以后,平板电脑马上就要死了,“因为产品形态是多样化的”。

    事实上,为了在中国市场打开“超极本”的市场,英特尔日前更高调地举办“超极本”体验之旅,并邀请时尚演艺明星王珞丹作为“超极本”的推广形象,后者还以“超极本”为题材拍摄了一部将在网络上传播的微电影。

    记者观察

    “超极本”和iPad抢的不是同一类人

    尽管英特尔“超极本”项目诞生的背景是以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蚕食了全球PC市场,但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超极本”理解为英特尔要从苹果iPad手上抢回PC市场的工具,因为这两种不同形态的产品抢的并不是同一类人。

    仔细观察一下iPad和“超极本”的设计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其不同之处:苹果iPad做的是“减法”,苹果认为在移动中使用iPad的用户并不需要复杂的功能,他可能只需要打开网页,或者坐在沙发上看一下电影,用iPad的人基本上不会想到复杂的工作,因为苹果认为如果用户需要做复杂的工作,他们可能用Mac电脑。而“超极本”的思路则是做“加法”,把笔记本电脑做得更轻更薄,再把平板电脑触控的特性加到笔记本电脑里面去,这就一次性给了用户两个产品: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用一款产品就可以满足用户两种不同的使用状态。值得注意的是,Windows 8也是遵循“加法”原则的。

    这或者可以说明,英特尔和微软这两家PC业的领头羊始终认为,应该给用户所有的选择,由用户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功能——用一款产品实现所有用户的需求。而苹果则是让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的产品。显而易见的是,上述两种思路争夺的用户是不一样的,作为用户的你,会选择买谁的账呢?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洪文锋) 王凤枝

    最新评论

    每日推荐
    热点排行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