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麟首张个人专辑《该不该长大》。 >>>>[点.击.试.听] (文/琳距离)暑期档不期而至,当电视屏幕被“好声音”“快男”等选秀狂轰滥炸的时候,当传统的唱片黄金发片期也逐渐疲软的时候,少城时代还是毅然决然的将他们这上半年打造的“秘密武器”正式推上了前台。她是去年“因为爱情”走红的网络红人,她是不靠选秀靠唱功出名的低调唱将,她还是一名刚满18周岁今年升入高三明年要高考的绩优女孩,她的名字叫刘美麟,从前别人都称她——“楼道王菲”。 出名要趁早,对于这个淘汰率极高升学率极低的娱乐圈太过重要。因为年轻,就不惧失败,不是真的不怕,而是他们有改变命运的先决条件和先天资本。就算跌倒了,爬起来还是可以继续来过,所以可以趁年轻尝试多种可能性。刘美麟的出道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十二年的胡彦斌。当年上海步升打着“未成年创作才子”的旗号将小胡送入歌坛,记得也是01年的七月档期,当即就有“先声夺人”的气势。而在如今有人气才敢发片的时代里,少城时代确实有足够的信心、底气和勇气,直接在刘美麟身上玩开挂游戏。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不管是当年的胡彦斌还是如今的刘美麟,他们身上各自的优势真的是太过明显了,前者依托创作,后者凭借唱功,这种占据流行音乐绝对高地的致胜性因素,足可以秒杀掉那些浮夸虚无的人气外壳。 对于这张耗时半年打造的处女作《该不该长大》,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少城花钱阔绰,对新人不留余地。刘美麟的起点绝对要比天娱批量盛产的“秀星”们要高出许多。第一这是一张十首歌的完整专辑,不是EP,更不是单曲,在现如今唱片公司节省预算,美其名曰“数字音乐”的今天,少城时代对刘美麟的力捧,也是对音乐品质的坚持,非常难能可贵。第二,刘美麟被交到了金曲奖最佳制作人阿弟仔的手中,众所周知的是刘美麟最擅长的就是偏欧美音乐线条的成人作品,环顾左右,内地目前难有音乐人能与其音乐特质相匹配,首张唱片便与阿弟仔合作,从音乐起点和音乐视野上说,刘美麟抢先一步,极为幸运。想到了与美麟同期出道的另一位“小唱将”也签约了某家唱片公司,甚至起步比她还早,到目前为止只出了一首单曲,还是首翻唱作品,投入与待遇也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好马配好鞍,才能策马奔腾啊! 回到这张处女作,确实让人有许多值得一说的地方。首先不得不说,刘美麟唱的实在太好了,甚至她的录音室水准还高于已经很完美的现场,以她的年龄来说非常之老道。曾经在网上刘美麟让人称道的就是她的“老道”,她最擅长惠特妮休斯顿、阿黛尔等大气度、高难度的欧美作品,不过在这张处女作中,制作人还是将她拉回到了华语市场,拉回到了18岁,变成一道关于成长的青春命题,其实是一个更接近于高考作文的命题式风格。而在选曲上,《该不该长大》真的是有史以来风格最多元、声音最多变的女声唱片。她的声音,既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与阿老师一唱一和的90后萌态,在《胡说》里的直入云霄的原始杀伤力,也有《楼道》时的沉郁与冷静,以及《梦想扩音机》里的轻佻俏皮,或《近在天边》中的磁性和张力。和从造型到声线走向都被定制和定位的许多女歌手不同,刘美麟的嗓音倒是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和发散性。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可萝莉,可御姐,各种百变,所有才有了《胡说》中的“张韶涵”,《楼道》里的“徐佳莹”,《爱是引号》中的“Hebe”,各种“宛如”与“上身”,其实对于刘美麟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对于刚出道的她而言,《该不该长大》犹如“试音碟”,既可以在多种选择中确定未来最适合的方向,歌迷们亦可以在其中各取所需,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换个角度上说多元化不是不好,五颜六色也不是不好,但有时候,也容易让歌手的特质,因为多元而分流,让最本质的特点被弱化、被模糊。当然这是刘美麟第二张唱片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整张专辑中,个人倒是觉得《爱是引号》《So Beautiful》两首位置不算靠前的作品,能听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爱是引号》这首由张靓颖御用制作人杨斐作曲,搭配台湾音乐人班底与填词人小寒的小品,刘美麟的处理甜美中有冷静,细节的转音与处理十分入耳、有气质。而其实优美的情歌小品通过弦乐的架构和旋律,也解决了美麟与生俱来音色与感情偏冷的问题,没有那种“硬碰硬”的感觉。另一首“So Beautiful”是专辑中唯一一首英文歌曲,这也是最符合之前人们既定感觉的一首。气氛的电流、空灵的音色,也以一种姿态来证明刘美麟的姿态与“灵气”。值得一提的是,刘美麟在其中的声线,倒依然没有被电流虚化,却显得更冷艳,更质感。 到目前为止,刘美麟是今年表现最为出挑的新人。她犹如璞玉,未来好好雕琢一下必成大器。令人欣慰的是,《该不该长大》也将音乐的焦点,从电视机重新拉回了唱片里。归根结底,人气神马都是浮云,唯有唱功、作品和音乐本身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